因為去年談了兩台HTPC的計畫,今年在動工之前做了一些前期的study,內容有趣所以整理一下
目前看到的資料做個紀錄,有其他的資料之後會再補充
最早的起源是一位ID叫 Tomj的德國網友(本名Eric)在 Audiophile Style發過的文章
https://audiophilestyle.com/forums/topic/64138-best-ethernet-cards-for-streaming/
最早的測試是比較多張LAN card,後面不斷更新可以點進去看,後來他也開了自己的blog(德文)
https://ethernet-sound.com/
另外有些資料放在德國的open-end-music (o.e.m)
https://www.open-end-music.com/forum/privatforen/thomas-michael-rudolph-tmr/651284-messungen-von-ethernet-infrastruktur-switches-nur-lesen
開始之前要先提一個重點,這些測試Eric要將資料透過100Base TX傳到喇叭KEF LS50 W II
有別於一般使用串流播放機或是PC再接DAC走類比訊號再給擴大機喇叭,要先清楚測試的目的再去看結果
引用原文
"I don't want to go too much into the sound differences, as this is always very subjective, but roughly give a tendency. The sound was determined by a direct connection of the network cards with my KEF LS50 W II"
另外給沒耐心看完的人提前的結論,Eric目前測試的結果,影響聲音不是Jitter
目前研究傾向是共模干擾或是共模雜訊,另外在evergreen的測試上看到使用外接的10M clock會增得jitter跟noise
https://ethernet-sound.com/status-der-ermittlungen-bzgl-klangwirksamkeit-von-clocks/
在LAN card的部分
Intel的i350網卡贏過同chip的JCAT Net Card XE,使用更貴的OCXO跟LDO的JCAT看來沒有幫助
https://www.open-end-music.com/forum/privatforen/thomas-michael-rudolph-tmr/651284-messungen-von-ethernet-infrastruktur-switches-nur-lesen/page3#post680071
在Switch的部分
使用OCXO來改機的switch可以提升jitter,但noise上升兩倍
https://ethernet-sound.com/meraki-ms220-8p-mit-audiophoole-basic-und-ocxo-clock-upgrade/
另一台使用OCXO來改Switch,Jitter些微的變好,但noise一樣兩倍
https://ethernet-sound.com/messungen-g-switch-zyxel-gs108b-v2-modifiziert-durch-dr-gert-volk/
evergreen的測試在這邊
https://ethernet-sound.com/etherregen-mit-externer-neutronstar-3-10mhz-clock/
由這三個實驗看的出來
1. 內建OCXO可能讓jitter變好,但noise上升,無助於音質
2. 外接clock會讓jitter變差,符合認知的外接clock精度下降
貴到不行Innuos Phoenix Net,實測的評價更是直接
"這裡再次進行比較,我的設定中的當前參考值是 WR902AC:峰值-峰值:640pS,標準。偏差:75.1pS。
DH 25 歐元的 WLAN 用戶端比 3,500 歐元的歐元交換器具有更好的抖動值。"
"為了進行比較,我的設定中目前的參考 WR902AC:峰值:640pS,標準差:75.1pS。
這意味著 25 歐元的 WLAN 用戶端比 3,500 歐元的交換器具有更好的抖動值。"
https://ethernet-sound.com/innuos-phoenixnet/
在網路線的部分
某店家極力推崇的Wireworld Starlight 8,共模干擾上沒特別好,另在jitter雖然不錯但輸身價只有百分之一的Gigablue CAT 8
https://ethernet-sound.com/draft-messung-von-lan-kabel-part-i/
以上,給有興趣的網友作參考 :)
2025年5月16日 星期五
LAN card survey - part1
2025年5月7日 星期三
HTPC 開發日誌 - 最終章
從2021年3月到2023年4月,歷時兩年一個月,中間歷經疫情等等各種想不到的原因delay,終於在剛剛交機,身為多災多難的一台機器,就連交機也沒那麼順利,待我流水帳紀錄一下
先前遇到的LCDTV HDMI無法正常顯示的問題,這次倒是沒出問題,早先的LCDTV的灰階只支援16-235,需要在intel的顯示設定要記得先改可以減少相容性的問題
這次遇到三個比較嚴重的問題
1. 透過Denafrips GAIA 輸出到Pasithea 會有pop noise
2. HS02不相容Denafrips GAIA
3. Intel有線網路跟音響Switch 不相容
1. 透過Denafrips GAIA 輸出到Pasithea 會有pop noise
2. HS02不相容Denafrips GAIA
3. Intel有線網路跟音響Switch 不相容
第一個問題是老問題了,先前在實驗GAIA I2S 輸出到DAC就會有這個pop noise,但可以透過GAIA 不同I2S的設定可以改善,但這次相對嚴重一點,八組都測試還是會有這問題,後來是把Roon 跟Denafrips ASIO的buffer 調長改善
第二個無解,中間換了不同USB 跟不同長度的buffer 現象依舊,因為GAIA 裡面還有一棵USB HUB 我在想會不會是整體延遲太長會讓pop noise 持續
第三個暫時無解,中間一樣換過不同網路線但是現象依舊,接到router 上之後正常連線,因為接ifi zen stream 是沒問題,所以我也還在研究為什麼
幾個開發的lesson learned
1. 內建變壓器可以包些吸波材的膠帶,有明顯的提升
2. 本來還在想HS02這類隔離器能否取代USB擴充卡配上好的電源,遇到這種相容性問題還真是無解,乖乖花錢在卡上
3. 開發時期一度有遇到意見分歧,在討論主板USB直出跟擴充卡輸出的好壞,但在實際上機測試後還是擴充卡比較好
4. 一開始考慮到USB輸出電流的問題,用來雙TPS7A4701輸出的穩壓版,但卡機構的關係需要多加一張穩壓,後續可能會採用其他穩壓板
5. SSD的選用,考慮到串流的data flow 跟cache的關係,嘗試使用Intel Optane SSD,但盲測後還是沒有現階段新的PCIe Gen4 SSD來的好,新的controller 在IOPS上有長足的進步就不需要太追求已經停產Optane SSD
1. 內建變壓器可以包些吸波材的膠帶,有明顯的提升
2. 本來還在想HS02這類隔離器能否取代USB擴充卡配上好的電源,遇到這種相容性問題還真是無解,乖乖花錢在卡上
3. 開發時期一度有遇到意見分歧,在討論主板USB直出跟擴充卡輸出的好壞,但在實際上機測試後還是擴充卡比較好
4. 一開始考慮到USB輸出電流的問題,用來雙TPS7A4701輸出的穩壓版,但卡機構的關係需要多加一張穩壓,後續可能會採用其他穩壓板
5. SSD的選用,考慮到串流的data flow 跟cache的關係,嘗試使用Intel Optane SSD,但盲測後還是沒有現階段新的PCIe Gen4 SSD來的好,新的controller 在IOPS上有長足的進步就不需要太追求已經停產Optane SSD
以上,給有興趣的朋友做參考 :)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