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初代D90這麼欠改
最近的一堆機器在處理又卡住了,太久沒資料可以寫所以來翻點舊帳
初代的D90算是讓Topping大紅大紫的一台機器,搭配性能怪獸AK4499讓人眼睛一亮
但是在評價其實一直都很兩極,有的人喜歡他中性,有的人嫌他乾冷難聽
D90設計的幾個問題,XLR極性顛倒,buffer選的不好,Vref LDO用的不好
XLR的問題以前寫過,Vref LDO修改有一定難度,所以OPA就成了一定要改的地方
先澄清一個長久以來我一直誤會D90的地方,其實他最後一級是buffer不是LPF
但LPF如果做為DAC輸出最後一級也會兼具buffer的功能所以挑選的邏輯是接近的
49720哪邊不好,主要是會讓輸出電平下降,這張是很早之前我追STX LPF得知
LPF的回授電阻與公板有落差,STX從270改到300,等效gain從0.48上升到0.53
以前一直百思不解為什麼要這樣改,直到有一次去華碩開會討論STX II開發
當場跟開發的RD請教這件事,他的說法是為了讓輸出電平滿足spec 2Vrms
當時還沒有OPA1612所以要實測漂亮只有49720,所以最後是多附OPA讓玩家自己玩
至於D90換掉之後差多少呢?有請一個朋友幫忙跑測試實測大慨多0.5dB
因為不是修改buffer回授的設計所以全頻寬的增減不是線性而有所波動
這比對的結果也符合聽力閾值要0.5dB才可以明顯被聽的出來
大致符合幾個道理
1. 大聲就贏了,這其實是很久以前在MyAV的聚會裡學到的經驗
2. 49720/4562該死
以上,給跟我一樣珍惜D90的朋友做參考 :)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