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樣是很久前就答應版友的機器,再忙還是要擠點時間來處理
A90D出來有點時間了,雖然實測沒有其他中低階的好,但依然不減他的地位
雖然A90D不是第一台NFCA,但交換式電源+NFCA+晶體放大,儼然就是LA90D的前身
正面,使用D90一系的設計風格,輸出有XLR4pin+4.4mm平衡+6.3mm單端
背面,左為EXT接口,TypeC(更新FW),XLR/RCA輸入,RCA/XLR輸出,12Vtrigger
電源旁是切換接地,A90D不只是耳擴,還兼顧多組輸入前級(EXT),很有企圖心
底座就家族傳統小小的橡膠腳墊
內部分成四塊,左為電源,中間為NFCA模組,右為繼電器音量,上為輸入緩衝
主板背面,看走線其實排的蠻工整的,但也看到拓品的傳統沒在清助焊劑
電源使用兩顆明緯IRM-20-15疊成±15V,再拆分成兩路,一路給耳擴用,一路給OP
數位電部分,從15V拉過來再用三顆317降成12V/5V/12.6V,12.6給繼電器
右下角是控制的MCU STM32
類比用的±14.2V由TPS7A4901跟TPS7A3001提供給OPA,雖然不是最好但也不錯了
平衡與單端輸入buffer都是OPA1612,旁邊的可變電阻是用來微調NFCA用
跟A90用6120A2做的NCFA不一樣,A90D用離散元件做NCFA所以需要微調直流
用繼電器做的音量控制,這解決了A90使用傳統VR會左右不平衡及提高耐用度
輸出的晶體使用兩對Nexperia PBSS305PZ / PBSS305NZ,這對特性不錯
電容的部分,輸入的交聯電容使用Nichicon BP 100uF 25V*4
耳擴旁路電容使用nichicon FW 220uF16V,實際量工作電壓±14.6V來說耐壓偏低
但以這體積要用25V的電容大慨只剩47~100uF可以用,雖然有點冒險勉強能接受
聽感的部分:
1. 聲底蠻乾淨的,好的開始
2. 硬要挑毛病的話會覺得速度感偏慢一點,但不算缺點反而是口味問題
沒了,實在想不出什麼話來吹噓,是個四平八穩的機器
改造的部分:
1. 更換輸入的buffer,會從先前實驗再挑一顆,看能不能多一點活性
2. 交聯電容,預計替換ELNA SILMIC II 100uF補點中頻
沒了,其實這台完整度真的蠻高的
以上,給有興趣的朋友做參考 :)
2024年4月11日 星期四
Topping A90D - teardown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